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Posted by heqinglian on 二月 17, 2011
近两天,最让人吃惊的新闻莫过于美国之音中文部的广播电视节目可能将被裁撤的消息。考虑到这一行动正好发生于中国为争夺国际话语权而花费巨款推行“大外宣 计划”之时,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自己在中国人权(纽约)做的一项研究课题中的一部分,以让人们了解今天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中国官方一直认为,“世界上话语权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体垄断”。自从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积聚了财力之后,就开始通过资助或者直接 出资创办貌似独立的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并鼓励开办各种华人社团,作为统战工作的主要工具,并将这三者合称为中国政府的“三宝”。从三年前大张旗鼓地全力 推行“大外宣计划”。这一计划分为中、英文(含其它语种)两大部分,正以雄厚的金钱做后盾稳步推进。
香港台湾两地的华文媒体是群体生态,中国政府各有不同方式控制。本文略陈中国政府如何控制港台之外的世界华文媒体。
北京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渗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开始。2001年11月21日,美国詹姆斯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在其会刊《中国简讯》(China Brief)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政府是如何控制美国的华语媒体”的文章,该文章指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中国政府花费了巨大努力介入海外的中文媒体, 其主要策略有:投资控股、给予媒体在大陆的商业利益、安插人员等等。不少中文媒体被收买,或因不敢得罪中共,在有关中国的报道上越来越接近中国大陆媒体, 所使用的语言也日益接近中国的官式语言。该文披露,当时美国主要的四种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和《侨报》,发行总量约七十万份, 但都受着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因为中国政府“金钱统战”的结果,海外华文媒体已经有不少日益偏离新闻自由的轨道,对中国的报道越来越与西方主流媒体 的价值判断相反。
自本世纪零年代中期开始,北京政府又采用了更成熟的控制与渗透策略。除了采取前述手法继续渗透并加强控制之外,还为世界各国的华文媒体提供了各种交流与聚合的平台。这种平台分为两类:
一是为世界华文媒体从业者提供交流平台。200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其目的是“聚合海内外研究资源”,该中心与中国专事对外 传播的政府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还有海外华文媒体及其合作组织——世界华人报业协会等有着密切联系与合作关系,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为海内外华文媒体的合作 及业务拓展提供“对策研究”,共同编纂《世界华文传媒年鉴》等。国外华文媒体的负责人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一些什么研究成果呢?大都是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即 中国政府)的声音,还有世界各国华文媒体的工作心得,如美国华文杂志《彼岸》的副总编所写的“华文媒体在美国的作为以及与中国大陆传媒之间的互动”,有些 文章的标题就是“宣传和推动反独促统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光荣使命”。
二、定期举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与各种研修班,对海外华文媒体从业者进行规训。从2001年9月举办第一届世界华文传播论坛以来,至2009年共举 办五届,每次与会的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华文媒体数百家。按中新社社长郭招金的说法,办这论坛的目的就是“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会者心中也明白自己扮 演的是什么角色,据一位与会者事后感想,这种“有吃有喝有玩乐有鼓掌有照相有发言有总结有资料有礼物有欢迎有道别,一种典型的中国庙会式的‘大会’”,对 于移民海外者确实有吸引力。举办者意在“招安”,而参加者更是希望自己表现好,在众多受招安者当中鹤立鸡群,备受中国当局重视与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 源。与此同时,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出面,从2006年开始,经常举办各种海外华文媒体研修班,截止2010年共举办6期,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巴西、南 非、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参加了这种所谓“集体研修活动”。中国政府的目的很明确,是让海外华文传媒负责人到北京 “充电”。每次会上都有负责新闻宣传的官员到会讲课。
除传统的媒体报纸外,中共还广泛涉足电台,电视业,操纵美国一些当地的华语电台,电视。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英语节目(CCTV-9)24小时不间 断通过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有线电视网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和休斯顿三城市播放,这是中央电视台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达成的协议。自从开始这项合作之 后,时代华纳旗下的CNN对中共的态度马上转了180度的大弯。
应该说,中国政府统战海外华文媒体很有效果,每逢中国有大型活动,海外华文媒体非常自觉地配合中国政府的宣传。比如奥运前夕,北京奥组委于 2007 年11月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召开华文媒体见面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会上对华文媒体的宣传做了原则性的指导。十七大 召开,许多华文媒体争相配合,受到国新办称赞。
可以说,世界华文媒体的版图已呈红色与粉红色。港台两地媒体已被北京采用种种手法渗透控制,自由度连年下降。世界各地的中文媒体也早就被中共采取 上述各种手法收归己用。还能够坚持独立立场且有规模效应的中文媒体只有美国之音、BBC、自由亚洲电台等少数几家。其他少数异议中文网站由于其内容的限 制,与其说是公共媒体,勿宁说更象是同仁讨论圈。在中国正以咄咄逼人之势,意图垄断华文媒体话语权时,裁撤美国之音、BBC等媒体的中文广播电视节目上, 无异于主动放弃中文世界中最后一块未被北京掌控的言论空间。这一不明智的决策,既对推进全球民主化事业有损,也是对中国人权民主事业的放弃。
为什么应该支持美国政府裁撤美国之音?
作者:安魂曲
理由一、裁掉这些传统“自由”媒体对推动中国的民主事业已无坏处,因为2.0民主革命的希望----网络年轻一代早就不听美国之音了,还听的都是百无一用的老帮菜们,这些人早已用不着“被启蒙”,反而应该鼓励他们早日离开短波收音机、学会多使用网络微博手机等;
理由二、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BBC中文网等在事实上已经蜕变成了精英民运的话语舞台,比如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BBC中文广播等,长期以来对中国大陆的 民主宣传效果有限,但其话语权却基本上被海外无敌腐败媚共精英民运名人们所垄断,因此在事实上成了这些人的独家作秀舞台。。。好比如果你如今打开这些传统 传媒,一定免不了经常听到刘晓波的名字;
理由三、这些传媒雇佣了比一般私人电台、私人频道多得多的工作人员(比如一个美国之音中文部就居然雇佣了好几十人,而我看他们那些日常工作五个尽 心尽力的全职工就能干好,美国很多有名的教会电台都是几个人撑起一片天下),工作效率低下得可怜,其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美国税款养活庸人、甚至裙带关系私相 授受的现象;
理由四、由于中共的潜心布局长期渗透,在这些传媒中不说存在着一批共特,至少已经混进了不少亲共的内鬼内奸,导致这些电台的立场越来越“温和” “中立”,近年来BBC中文网甚至多次出现发表有利于中共文章观点的现象,臭味相投,以至于其留言板上亲共“爱国”的言论比例居然远远高于凤凰网甚至新浪 网的留言板;
理由五、这些传媒既然由西方国家政府资助,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就不得不代表这些国家的政府意志,而这一点对中国民主革命事业长远来看并无益处 ----尤其正在民主革命的关键时刻,我们并不希望看到中国人急于从美国之音中找蛛丝马迹揣摩美国政府动向的二十年前可怜一幕重演,而宁愿同胞们利用互联 网手机等新兴传媒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总之,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BBC中文广播这类传媒我看对中国民主事业的作用充其量也只能是聊胜于无,完全取消了固然有些可惜,但要说花纳税人钱 养那么多人干一件效果不大质量也不高的事情?我看如果美国等国家政府不裁掉其一半冗员才真是咄咄怪事了!这和把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每年给中国“民运”的资 助给裁掉一半,我们大部分人绝不会心疼的道理一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